本篇文章1207字,读完约3分钟

昨天( 12月14日)举行的本月国产大豆第二次拍卖,再次以“零成交”告终。 加上迄今为止的3次国家和地方储备大豆拍卖,共计103万吨的储蓄计划迄今为止只成交了5.5万吨。

为了增加粮食市场的供给,国家一直“断堰储蓄”,但是在大豆拍卖中,公司并不热情。 一方面,这表明大豆冲压公司的原料库存暂时令人放心,另一方面,数百万吨国产大豆如何进入市场为“保证供应”加码仍令人担忧。

国储大豆再次“零成交”

尽管国内粮食“七连增”是物价稳定的烦恼,但以进口大豆为主要原料的食用油加工领域,依然面临着上游价格持续上涨、压榨利润被压缩的风险。 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国家有关部门纷纷加大政策性粮食的上市力度。

进入12月,国家连续2次出售国家大豆,黑龙江省也2次出售地方大豆。 4次成交结果分别为12月3日、29.57万吨国家储存大豆全部流拍;12月3日、24.6万吨黑龙江省储存豆成交5.5万吨; 12月10日,19.1万吨黑龙江省储大豆全部流泻拍摄; 12月14日,29.63万吨的国家面临着储存大豆的全部倒灌。

针对国产大豆“零成交”的结果,12月1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表示,“这证明了大豆冲压公司的原料库存非常充足”。 专家表示,这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正在发挥作用。

但是,流媒体传输的另一个原因是竞价不便宜。 一家粮食公司的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3900元/吨以上的拍摄价格加上出库费、运费等各项费用,价格已经超过4000元/吨,4100元~4200元/吨的进口大豆、3900元/吨多的国产 另外,解体者认为,这些大豆也有2008年被收购、储藏长、出油率低的第三个理由。

“将豆子变成油”可以重新投入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大豆储备量达数百万吨,只要投放市场,就有足够的能力保证年食用油加工原料的供应。

国储大豆遭遇寒冷的现象,在2009年发生过。 去年前两次国产大豆的销售都很顺利,之后的连续拍卖成交率也常常不足1万吨。 国产大豆没有价格特点是竞争闲散的首要原因之一,但在今年物价稳定的节骨眼上,“拍不出的豆子”应该如何发挥增加市场供应的作用?

2009年大豆拍卖持续低成交率后,国家采取补贴措施,将195万吨国产大豆转为地方储备,销往东北大豆加工公司,避免一次性重复补贴210元/吨。

“为了保证顺价销售,不抑制新一季的大豆市场价格,公司几乎不可能期待大豆拍卖的底价下降。 但是,如果近期国内外豆类价格持续上涨势头,预计国储后期拍卖情况将有所变化。 ”中华油脂网主编郭清保说。

把豆子放回市场的另一个可能方法是“把豆子变成油”。 农业部农研中心产业技术室主任张照新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可以向大豆压榨公司发放一些补贴,先将部分储备大豆榨油,然后以食用油的形式进行储备。

从最近几次食用油拍卖的结果来看,交易价格明显低于同期市场价格,介于公司越来越多的利润空之间,成交率也在7成以上,曾接近100%。

  

标题:“价钱无特点 国储大豆本月二度“零成交””

地址:http://www.beishun.net/bwyw/12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