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6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对监管部门停止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并不感到意外。 ”。 一家信托机构业务部门的相关人士昨日在《每日经济信息》中表示,“事实上,监管部门此前就收紧了银信合作口。 大体上在5月底,监管部门要求找一些信托机构,控制发行银信合作产品的规模。”

去年年底,银监会发文中止银行发行信托理财产品收购自身存量信贷资产,近日,银监会又停止发行新的银信产品。

银信产品“扰乱”信用节奏

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国内银行发行的银信产品(包括证券投资产品)余额约为5900亿元。 截至今年4月底,银信产品增加到1.88万亿元; 据新闻报道,6月银信产品规模预计将达到2万亿元。

“作为贷款的替代产品,银信产品发行过多,打乱了监管层信贷管制的节奏,监管层或据此下达了停止令。 ”一行投行部的人说。

事实上,银信产品的贷款替代效果明显。 以4月为例,当月人民币新增融资额为7740亿元,当月银信产品新增融资额为5800亿元,相当于当月人民币新增融资额的74.9%。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银信产品等表外业务发展迅速,不利于监管部门对银行贷款的监管,宏观货币监管力度也减弱,监管部门暂停了这一业务。

事实上,类似的声音并不少见。 6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表示,今年7.5万亿美元的新增贷款规模,加上1.8万亿美元的表外信托,将共计9.3万亿美元,货币政策难以常态化。

银行与银行合作避免监管

银信产品的另一个恶心之处是,银行可以借此避免资本管制,对此没有必要做准备。

“对银行来说,从形式上来说,将信用资产出售给了信托企业,但后期管理和风险的实际承担者仍然是银行。 ”一位信托研究者这样说道。

上述信托研究者表示,由于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不需要承担贷款违约的风险,首要风险在于理财产品的购买者。

以某银行新发行的银信产品为例,“资金信托项目下信托贷款本息完全按期回收时”,产品收益率为4.1%; “到期未能收回利息的,只能收回部分本金”,本理财计划收益为负,投资者在出现损失部分本金的“借款公司完全丧失清偿能力的最不利情况”时,投资者将失去全部本金。

信托企业没有任何发言权[/s2/]

“我们对银信产品也爱、恨。 》一位信托企业业务部相关人士表示,由于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找到了贷款客户,信托企业在其中没有任何话语权,只不过起到了工具的作用,信托企业获得的收益非常有限。

以某大银行最近发行的银信产品为例,该产品的信托报酬率只有千分之三,“如果我们不做,其他信托企业就会做。 ”。

“在目前的银信合作业务中,信托只是“平台”和“工具”,缺乏受托人积极的管理地位。 该信托人表示,从法理上讲,信托企业作为受托人,必须承担尽职调查和职务管理的责任。

由于银信合作业务发展迅速,一点信托机构管理的资产已经远远超过了企业的净资本。 例如,以中融信托为例,截至去年年底,该企业注册资本为3.25亿元,2009年末企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同比增长近2倍,为1323亿元。

“预计许多信托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增资压力。 ”对此,一位信托业界人士表示。

标题:“银信合作理财三宗罪:银行借银信合作规避监管”

地址:http://www.beishun.net/bwyw/13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