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058字,读完约13分钟

经过记者胡玉慧

终端销量的下跌必然波及整个汽车产业链,钢材、橡胶等原材料行业、轮胎、变速箱等零部件行业,分别会受到什么影响? 在全领域的下行趋势中,产业链上的公司还有其他可以规避风险的途径吗? 他们有可以参考的经验吗?

汽车领域的低迷还在持续。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我国汽车产销量继4月发生金融危机后的27个月首次出现同比下跌,5月连续2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

在业界,如果4月的数据只显示出领域拐点的出现,那就意味着尽管5月的数据含有季节性因素,但领域的下降趋势还是得到了确认。

4月,汽车生产辆数分别为153.53万辆和155.20万辆,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1.85%和0.25%。 中汽协当时评论说,这是2009年、年经历两年高增长后,27个月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也是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汽车工业恢复后首次出现负增长。

5月份的数据显示,汽车产销比去年同期持续扩大。 产量从比去年同期不足2%扩大到近5%,销量基本持平,下跌近4%,跌幅增长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二季度都是汽车领域淡季,今年4、5月的低迷是由于领域正常的季节性波动,或者是领域优惠政策的退出,悲观的预期放大的结果吗?

对这个行业提出了否定的回答。

确实,每年汽车的月度销量在2、3月出现高峰后逐月下降,到9、10月的“全年黄金期”已经有了起色。 但是,近两个月的销量环比降幅远远超过历史同期水平。 今年4月的销量比上个月减少幅度超过15%,是2003年以来的最高。 5月比上个月减少幅度达到11%,但2008~年5月,同样的指标数据分别为9.4%、2.9%、7.5%。

中汽协表示,除季节性波动外,还有购置税优惠等政策退出、国家宏观调控、燃料价格上涨、部分城市反拥堵限购政策实施、燃油经济性准入政策实施、日本地震对产业链供给的影响6大因素。

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领域中17家主要公司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509.05亿元,比去年同期1~3月累计值下降4.72个百分点。 累计工业总产值6713亿72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个月累计值减少3.21个百分点。 累计营业收入达到7734亿42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率比上年三个月前累计值下降2.77个百分点。 在利润方面,17家公司中有6家公司利润出现了负增长。

“汽车销量连续两月负增长 领域向下趋势确认”

前期备受瞩目的suv和mpv两种轿车,5月继续前行。 5月份的suv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6.6%,mpv比去年同期增长9.1%。

前5个月的数据显示,suv增速最高,为去年同期的29.58%,mpv以13.35%的数字紧随其后,两款车型是今年唯一一款比去年同期保持10%以上增速的细分车型。

但是,从环比来看,5月份的suv销量比4月份减少了约20%,令业界感到意外。 据业内人士称,这是受日系制造商自主减产的影响。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了解到,crv、汉兰达、逍客等日系suv是该市场主力车型,受日本地震影响,部分零部件供应受到影响,制造商5月有意识减产,减缓库存消费速度; 日本的零部件供应预计从6月份开始恢复正常,相关制造商的生产能力也将恢复。

“汽车销量连续两月负增长 领域向下趋势确认”

五月的另一个亮点是轿车。 迄今为止,汽车销量暴跌的趋势在5月得到遏制,当月实现了约3%的同比增长,其中1.6l以下车型的市场份额也在5月逆转了此前的下跌势头,上升了0.72个百分点。 在业界,这表明轿车的刚性诉求越来越明显,我们相信,这个市场有望在未来成为领域再次增长的起点。

作为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用车下游的诉求状况持续恶化。 其中,重卡情况最差,5月仅售出8.3万辆,比去年同期减少22.4%,环比减少幅度也达到22%。 此外,由于此前是领域旺季,制造商的生产、预备品较为激进,重卡目前库存压力较大。 记者从中国重汽、福田汽车等车企获悉,下一个领域的主题是继续库存。

商用车方面,5月轻客销量比上个月减少近10%,轻卡销量比上个月减少近15%。 相关汽车企业表示,原因之一是国家收紧银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下游诉求,油价高企持续导致物流运输收益下降等。

油价高对今年商用车费用的负面影响相当明显。 数据显示,用于公路物流运输的一半牵引车,5月份销量比上个月大幅减少近40%,前5月累计同比下跌28%,为今年最大降幅。 制造商们表示,油价上涨阻碍了高速公路运输领域的新进入者,从而控制了增量成本。

商用车中只有大中客人的销售额与上月基本相同,环比只下降0.9%。 中汽协表示,这得益于公交车诉求的拉动。

对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中期业绩预告进行统计后发现,在发布这类公告的21家企业中,6家企业预计比去年同期负增长,4家企业预计比去年同期持平。

本月9日,宝钢股份发布了7月份国内期货销售价格调整通知。 其中钢材售价在经历了前期几个月的涨价后,从7月份开始每吨下降100~200元。 主要适用于汽车市场的冷轧产品,每吨优惠比6月增加100元。

随后,记者了解到,进入今年二季度以来,企业汽车板产品订单情况不太理想,数量有明显波动。 根据企业一些停车企业销售代表的反馈,本季度整车厂大多在消化库存。 这是因为产量少。

长城证券钢铁领域的分解师乔培涛告诉记者,宝钢是国内最大的冷轧汽车板生产公司,市场占有率多年来一直维持在50%左右。 记者查阅公开新闻时发现,2008年宝钢冷轧车板销量达到260万吨,2009年上升至332万吨,占国内冷轧车板的50.1%的份额。

这种企业动向,传出的消息值得外界关注。 无独有偶,a股上市企业中另一家主业与汽车市场相关的钢铁企业鞍钢股( 000898,收盘价6.71元)最近也下调了冷轧板7月的售价。

在谈到这种情况对相关公司的影响时,长城证券钢铁领域的分解师乔培涛表示,汽车用钢材行业前所未有,金融危机时船运业对钢铁公司业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值得借鉴。 以宝钢为例,船运遭遇金融危机,应对诉求减弱,2008年第四季度亏损约60亿元。

乔培涛告诉记者,目前在a股老板企业中,持有冷轧板产品的有宝钢股份( 600019,收盘价5.92元)和鞍钢股份2家。 年度报告显示,两个冷轧产品占主要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28%和42%。

作为生产汽车必备零部件轮胎的主要原材料橡胶,近期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也值得关注。

期货业表示,每年的这个时候,世界主要橡胶生产国进入橡胶切割期,随着诉求的释放,天然橡胶价格往往在橡胶切割期前短暂上涨,但这一惯例到了今年已经被打破。 首要原因是日本地震导致核心零部件不足,丰田等日本车企工厂减产或停产,没有积极购买备货。

天胶价格走势与我国汽车销量波动关系不密切,但业内指出,下游诉求减弱,与期货市场看好空的理由一致。 诉求不能支撑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也看不多。

零部件、零部件行业、主力产品为车轮的兴民钢轮( 002355,收盘价13.73元) )同样,企业目前也无法判断整车销量下滑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但从整体来看,领域内企业的业绩波动较为一致。

中投顾问李宇恒高级研究员对记者表示,在汽车市场末端呼吁削减,整车公司的生产压力也很突出。 为了避免产销脱节,一些汽车制造商与销售商签订了销售协议,因此生产环节对原料、零部件的诉求量增长也会减缓。

实际上,从行业来看,背靠中国系汽车( 600741,收盘价10.05元)、一汽财富维) 600742,收盘价26.64元)、东风科技) 600081,收盘价10.36元)这样的上汽、一汽、东风等大型集团。

另外,有海外市场保障且生产模式为oem的公司,也具有万丰奥威( 002085,收盘价12.87元)、中原内配) 002448、收盘价29.13元)等同样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中原内配主营产品为内燃机气缸套制造商,生产规模居世界首位。 根据企业招聘证书等消息,今年年底企业产销量达到2700万只,其中国内销量1600万只,国内市场占有率40%; 出口量1100万只,国际市场占有率10%。

海外市场对企业来说是一大看点。 在北美市场,企业已经为通用、福特、康明斯等企业进行了合作,最近大力开拓欧洲市场,成功进入菲亚特的动力辅助系统。 目前,企业北美市场占有率达到20%,将来将受益于这部分国际订单的转移。

在市场布局上,中原内配扩大情况良好。 年度报告显示,国内市场贡献了企业营业收入的68%,海外市场收入近32%。 海外市场的扩大取得了成果,有助于企业规避国内市场向下波动的风险。

单向汽车的主要产品是铝合金车轮,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15%; 铝合金车轮业务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22%。

年,万丰奥威47%的营业收入来自中国本土之外,但今年的出口业务仍将增加。 企业在几年前还处于市场开拓阶段,新客户也只提供少量生产样品的今年宝马,向奥迪的大宗客户进入批量供给阶段,不仅带动企业收入的增长,在批量供给后也将提高生产效率,带动毛利率和净利率的提高。

在第一季度的情况下,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轿车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比同期国内8%多的去年同期增长率,海外市场的诉求得到了保证。

华域汽车的主要客户为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但这两大客户今年以来销量远远超过领域平均水平,前4个月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8%和18%。

中端模式对企业业绩的正面影响明显,一年一季度价格大幅上涨,许多零部件企业毛利率急剧下降,但华域汽车毛利率略有上升,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海汽车等“上汽系”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今年下半年,上汽上市了一系列上海大众新帕萨特等中高级新车。 上汽集团整车企业今年的销售目标为400万辆,比去年增长12%,华域汽车的业绩得到“上汽系”的支撑和保障。

对于这次汽车产销连续下跌,业内有不同程度的担忧。 上次发生同样的情况是在3年前,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汽车的销售额从2008年9月开始与去年同期相比呈负增长,到第二年2月出现了逆转。

6月9日,中汽协秘书长董扬表示,汽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其销售额占全国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0%,总产值超过4万亿,每年占全国总税收的13%。 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产品,汽车产销发生较大交易,直接影响国民经济。

现在领域低迷,是不是因为使用能力有问题? 本周的《每日经济信息》就此联系了京沪深三地的多家4s店。

在采访中,与这些问题的原因相比,经销商们最多提到了退出购置税等优惠政策、城市拥堵限购、银行信贷收缩三个方面,但经销商们依然有很强的购买意愿,周末和节假日来看车、试驾的人数有多少

一点业界的研究者也有同样的结论。 中投顾问李宇恒高级研究员指出,我国经济增长仍在持续,产业结构未遭受严重破坏,客户支出渠道也没有明显变动。 这是因为内需增长没有问题。

与年初不同,目前业界认为影响销量的主要因素,从当时购车优惠政策的退出、一线城市的拥堵限行等,转变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李宇恒在收到《每日经济信息》时表示,近两个月汽车费用低迷是宏观经济政策作用的结果。 从今年2月开始,央行持续公开市场操作,减少m2总量,防止流动性过剩,导致个人信用额大幅下降,汽车费用意愿受到抑制。 另外,由于通货膨胀,一部分顾客的支出热情减退,态度转变,因此终端的诉求下降。

东北证券汽车领域的刘立喜研究员说:“目前销售低迷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对其对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负面影响的估计还不充分。”

另外,江铃汽车、星马汽车等部分商用车经销商反馈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减弱,加之融资困难和价格过高,导致部分客户推迟或取消购车计划。

领域什么时候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目前,业界的态度总体上并不乐观。 整车厂表示,从历史经验中可能会得到一些启示。

过去十年,我国汽车领域大部分时间发展顺利,出现了两次像这次这样销量持续减弱的局面。 2004年第二季度和2008年第四季度中,后者主要由金融危机引起,好转的原因是后来国家出台的产业扶持计划,这是无法比较的。

2004年、4月份的汽车销量从3月份的54万辆急剧下降10%,之后每月持续减少,到当年8月为止没有改善。 李宇恒和刘立喜表示,其领域的下滑是由于宏观调控的负面影响,与此次相似。 之后,销售额回升也是因为宏观经济状况逐渐好转,市场诉求得以释放。

可以看出,要使此次领域再次恢复增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相当重要的一点,gdp何时见底、cpi何时见底是两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不过,刘立喜认为,目前宏观调整的预期还不确定,未来几个月销量将出现负增长。

标题:“汽车销量连续两月负增长 领域向下趋势确认”

地址:http://www.beishun.net/bwyw/7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