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08字,读完约10分钟

经过记者牟璇实习生杨云

本周,石化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诉求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分化格局,呈现出以醋酸为代表的“疲软阵营”、以橡胶为主角的“反弹阵营”、以塑料为代表的“整理阵营”,整体来看上升多少? 液氯持续下跌,本周下跌28.29%,为最大跌幅。 分解师认为,随着尿素出口淡季关税政策的执行,煤头公司将受益的台湾地区产能停产,乙二醇价格上涨后市场将好转; 液氯由于产量增长和下游诉求有限,价格持续暴跌,后市在低位运行。

“石化市场跌多涨少 反弹关键取决于下游终端”

6月初,石化市场分化。 生意社统计的100个化工产品中,本周价格上涨的产品占监测总数的25%,37%的产品价格稳定,价格下跌的产品占38%。

其中,化工市场上涨幅最大的是氢氟酸,涨幅为2.57%; 二甲苯、己内酰胺、纯碱、硫酸、乙二醇等产品的价格也略有上涨。 最大的跌幅是液氯,本周跌幅达到28.29%。

本周化工市场行情比较低迷,最高的产品周涨幅仅为2.57%,降幅超过3%的产品达到10种。 生意社监测的68个主要化工产品中,上升产品11个,占监测品种的16.17%,上升幅度排名前三的产品分别为氢氟酸,周上升幅度为2.57%; 二甲苯,周涨幅为1.65%; 丙酮,周涨幅为1.56%。 下跌的产品有30个,占监测品种的44.11%,跌幅排名前三的产品分别为液氯,周跌幅为28.29%; 多晶硅,月跌幅7.34%; 丙烯酸,周跌幅为5.45%,其中液氯、多晶硅连续3周居跌幅排行榜前列。 从整体来看,化工市场呈现多下跌少的格局。

“石化市场跌多涨少 反弹关键取决于下游终端”

影响本周化工市场的主要原因,一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作用继续显现,央行加息后,许多公司偏向抛售,二是国际原油近期以100美元/桶的速度剧烈波动,石化市场人们心理不稳定, 例如“纯苯-苯胺-mdi”产业链本周在其影响下处于弱势,粗苯、马来酸酐等相同产品也进入弱势群体梳理轨道。 第三,硫磺、苯乙烯等国际弱势群体本周开始波及国内等,国际诉求有所减弱。 四、“大修热”结束,前期集中大修的液氯、化肥等领域本周逐年提高开工率,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 山东金岭化工30万吨装置开工,液氯市场供应超过需求,价格大幅下跌。

“石化市场跌多涨少 反弹关键取决于下游终端”

生意社化工分社社长张明认为,各大产业链前期源头部分上涨过快,受国际市场影响暂时被掩盖,但随着价格传导通道受阻、国际诉求减弱,本周开始进入中短期的合理调整。 预计从6月开始,国内化工市场将进入短暂的弱势盘整期,但氟化工链、磷化工产业链、氯碱化工产业链的源产品仍很有前景。

从能源市场来看,12种能源产品的涨幅为6:4,其中93#汽油和焦化企业稳定,涨幅在5%以内,较去年同期增长理想,但买卖人气普遍不佳,市场参与者维持上周的展望。 虽然周内国际原油尚未摆脱近期的震荡区间,但在众多利好因素的支撑下,国际原油有小幅震荡上升、摆脱震荡的迹象,后期油价或震荡加剧,预计将使能源市场摆脱疲软。

“石化市场跌多涨少 反弹关键取决于下游终端”

最后,让我们来关注一下拍卖市场。 这个市场本周下跌参差不齐,出现两极化现象,橡胶制品反弹,塑料制品依然不温不火。 生意社拍卖分社统计的20种产品中,上升的产品占监测总数的40%,下降的产品占监测总数的25%、35%,其中上升的产品前三名为丁腈橡胶、丁基橡胶、丁苯橡胶

生意社拍卖分社分解师薛金磊认为,目前拍卖市场已接近价格线,原料公司压力较大,利润急剧压缩,但市场缺乏有力的拉动因素。 尽管该行情不自然地僵化,但橡胶市场首先反弹,其他产品也有望跟进,市场有可能小幅上涨。

鉴于石化100的风向标,生意社主编刘心田认为,去年6月石化市场开始分化。 其中“疲惫的阵营”除了之前预测的醋酸、多晶硅之外,本周还增加了液氯。 “反弹阵营”以原油、橡胶为主角,塑料进入“整理阵营”。 出乎意料的是,动力煤、纯碱受到“缺电”的预期,以不到3%的涨幅勉强处于“强势阵营”,同样强势的是氟化学产品。

“石化市场跌多涨少 反弹关键取决于下游终端”

6月上旬石化市场正在向分化方向迅速发展,预计中下旬的分化将越来越明显。 塑料制品的动向值得关注,市场能否反弹的关键目前似乎不是上游,而是下游终端。

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下跌的尿素价格再次开始走上持续上涨的通道。 根据生意社大宗商品市场100ppi涨价排行榜,尿素现货价格周初平均价格为2224元/吨,周末价格为2246元/吨,仅上涨0.99%,比去年同期增长44.9%。 从长期来看,尿素生产者的价格近半年持续上涨14.59%,稳定上升。

连日来,受国际尿素价格上涨、市场采购活跃的影响,农业肥料进入季节周期,华东、华中地区出现限电现象,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尿素价格稳定上涨,但本周五尿素价格迅速回调。

生意社分解师张明指出,本周价格平稳上涨,周五开始出现回调。 广西地区报价最高为2400元/吨,江苏、山东地区报价为2250~2800元/吨。 本周末开始召回,制造商的报价实在太高,实际成交价格低于50~100元/吨。 的原因是复合肥诉求饱和,回归平淡。

联合国证券分析师张忠指出,支撑尿素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经销商库存低、尿素公司开工率低、价格上涨,抑制尿素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出口限制,目前化肥成本集中在工业行业,农业行业

在此期间,随着农用肥料的增加,尿素的价格持续小幅上涨。 预计随着华北、华东地区追肥结束,诉求将下降。 但是,7月中旬开始国内实行尿素出口淡季关税政策,出口闸门即将打开,尿素价格上涨,相关企业将迎来机遇空之间。

关于后市的情况,张明表示,6月以合理调整为主,后期有可能下调,不会低于2100元/吨,7月中旬预计会有反弹。 第一是由于淡季关税政策的支持,但价格不会超过2800元/吨。

我国尿素企业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煤头尿素公司和气头尿素公司。 天然气价格的波动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影响很大,但我国生产的尿素大多以煤头为主,尿素价格稳定,煤头公司利润增加。 业内人士表示,煤头尿素公司使用市场化的运营方法,因此更能明确反映价格波动,值得作为投资标的。

在a股市场上,鲁西化工( 000830,收盘价6.73元)、华鲁恒升) 600426,收盘价15.48元) )为煤头尿素龙头公司,是近期值得关注的股票。

中投证券表示,如果市场转暖,一些低估值、利润、增长清晰、有催化剂的股票有可能先行创造机会。 华恒升6月进行了煤制乙二醇的试运行。 但是,也有不看好尿素市场的领域相关人员,认为领域的生产能力过剩很严重。 而且,本周后期尿素价格的迅速下跌意味着未来尿素市场有一定的风险。

受期货行情动向的影响,市场行情还是后市好。 下游聚酯和聚酯短纤维市场诉求高涨,购买热情高涨,此外,台湾地区南亚海丰工厂和台湾塑料氯乙烯厂的电力系统、液化气管道两次起火,导致数百万规模的乙二醇装置停车,推动了乙二醇价格的上涨。 由于台湾地区产能突然停产,市场对丹化科技( 600844,收盘价15.89元)、华鲁恒升等公司的兴趣明显增加。

“石化市场跌多涨少 反弹关键取决于下游终端”

大陆乙二醇生产技术中面临着一点困境,对外依存度高,乙二醇进口价格的上涨导致了价格的上涨。 并且,台湾地区的南亚海丰工厂被勒令停产,停产约180万吨的乙二醇生产能力。 根据凯基证券的报告,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达到1060万吨左右,进口量为664万吨,其中从台湾地区的进口量约为114万吨,占总进口量的17%。 这次停产可能会冲击乙二醇市场的供求关系。

“石化市场跌多涨少 反弹关键取决于下游终端”

在诉求方面,制造商的购买热情高涨,港口meg的高库存压力下降。 大陆乙二醇制造商纷纷提价,商品销路很好。 内外因素共同导致乙二醇价格上涨。

大陆乙二醇对国外市场的依赖议价能力较弱,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乙二醇项目的快速发展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作为大陆第一家拥有煤炭制乙二醇技术的企业,丹化科技有望缓解大陆乙二醇自身供应不足的劣势。 虽然内蒙古通辽市20万吨/年的煤炭制乙二醇装置未能按期生产,但如果项目顺利进行,我国的乙二醇生产能力将会大幅提高。 但是,中投顾问化工领域的研究员认为,整个煤炭制乙二醇项目的快速发展面临着价格管理、市场容量、技术应用、装置大小、资源消耗、经济效益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项目也面临着无法生产的风险。

“石化市场跌多涨少 反弹关键取决于下游终端”

对此,国元证券研究报称,企业突破煤炭制乙二醇生产流程和催化剂等技术瓶颈后,企业盈利能力将大幅提高,对周边市场的依赖也将得到缓解。

最近,液氯价格波动非常剧烈,5月上旬暴跌,5月的第三周又暴涨。

本周,国内液氯市场再次迎来暴跌。 根据生意社的数据,液氯本周市场平均价格从1032元/吨暴跌至平均价格740元/吨,整体跌幅为28.29%。 山东部分地区实际交易价格下跌至每吨200元~300元/吨,目前液氯市场混乱,后市仍在下跌。

关于液氯暴跌的原因,生意社化工分社液氯分解师蒋文芳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周边公司生产能力的扩大,山东东营金岭化工30万吨氯碱装置相继在车上生产,对液氯市场的产销平衡造成了较大冲击,以前为600吨/日,

而且,传言金岭目前液氯市场价格抛售50元/吨,供过于求; 另一方面,下游pvc市场不景气,制造商不得不部分停止; 而且,虽然商品含氯多,但下游氯消费公司的能力有限,由于干燥,氯乙酸等公司的氯消费力下降。

目前液氯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下游氯消费公司在政府限电强烈呼声下,生产装置的操作更是有限。 根据上游苛性钠公司的考虑,虽然也存在于对液氯市场的利益空之间,但远远达不到金岭带来的影响之大。 因此,液氯市场继续低位清理运行,后市不看好,建议多看看。

标题:“石化市场跌多涨少 反弹关键取决于下游终端”

地址:http://www.beishun.net/bwyw/7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