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5字,读完约4分钟

经记者王砚丹

在停牌高的一个多月后,双汇迅速发展( 000895,收盘价63.14元),复苏后,两个“一”字毫无悬念地停止下跌。

看着挂在跌停线上的数千股抛售订单,似乎双汇要拉开跌停的距离还很远,但在这两天盘中跌停的背后,市场情绪却在暗沉。

另一方面,在双汇卡的第一天,融资客户迫不及待地融资购买了10.5万元。 另一方面,多家证券公司在评价双汇时表示,“β受体刺激药”一事并未改变企业的投资价值,只有海通证券直接将双汇评级降至“减持”。 然而,《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经过统计后发现,不少证券公司并未将双汇作为融券标的,偏偏看到空海通证券乐于将双汇放在融券上。 这里面的矛盾点很有趣。

“双汇跌停首日融资者借钱买入 做空者无券可融”

昨日( 4月20日)交易所数据显示,双汇复牌首日(周二),全天仅成交约750万元,其中10.52万元来自融资买入。

对于回收时下跌8000万股以上的抛售订单,获得融资买入双汇的融资者可以说是最牛的“敢死队”。 获得融资买入的投资者昨天已经亏损了一万多元。

“现在融资的投资者大多都是大富翁,也有市场经验。 因此,敢于在复旧的第一天借钱买外汇,应该不是私人的。 确实,这可能是因为对企业期待已久,利用下跌错失良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人士这样说道。

事实上,双汇停职一个月来,融资客户已经提前还款以减少利率损失。 根据wind信息统计数据,3月15日收盘时,双重汇款融资余额为1779万元,截至本周双卡前减少到1264万元,期限减少515万元。

3月15日“β受体刺激药”事件爆发之日,曾一度嗅觉极其敏锐的投资者利用市场反应迟缓,成功融资2股5.3万股。 停牌前的市值约为413万元。 交易所数据显示,首跌发生后,融券者未出局,第二轮下跌结束后,融券者稳赚约80万元。

顺便说一下,看到双汇的复刻卡后,大幅下跌,大量关闭。 一家大公司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希望实现双汇,却发现了自己开户的证券公司不以双汇为融通标的令人沮丧的事件。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查阅证券公司公告后发现,目前20多家融资融券试点证券公司中,只有一家证券公司将双重汇款纳入融券标的海通证券。

作为投资者,他给海通证券融资融券部门打电话,据员工介绍,企业在2月底调整了融资融券的目标名单。 有些基本上可以用海通证券融资,也可以融券。 双汇到时转入融券名单。 4月14日,企业发布了新融券标的证券,但双汇未被调用。

这意味着3月15日当天融券的证券公司可能是海通证券。 随后,记者致电海通某营业部融资融券专家。 这位专家说:“双汇确实是我们融券的标的,但我们各标的券种的库存有限,如果券融了还没回来,现在投资者有可能券融不回来。”

在证券公司对双汇事件的比较评价中,“β受体刺激药”在不改变双汇的情况下长时间投资的价值似乎在业界得到了高度认可。 证券公司如果真的看好双重汇款,完全可以通融,在进行长时间投资时可以赚取利息和手续费。 为什么会这样呢?

但是,实际上,对死板的人是死板的。 那个微妙之处很有意思。 “目前有20多家融资融券试点证券公司。 要融券,首先在证券公司的自营盘买了双汇。 目前融券者融不进双汇,一个可能是试点券商没有拿到双汇的股票,双汇还没有下跌。 因为这个现在就不想出手买,所以真的要等到长线投资价值下跌才能出手买。 另一种可能是证券公司持有双重汇价,但不能指望。 我喜欢每天挂跌停板卖。 ”熟悉上述信用交易的市场相关人士说。

“双汇跌停首日融资者借钱买入 做空者无券可融”

感兴趣的是,《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发现,在多家券商关于双汇复牌后走势的论战中,只有海通证券看得最扎实,评级直接“减持”。

标题:“双汇跌停首日融资者借钱买入 做空者无券可融”

地址:http://www.beishun.net/bwyw/7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