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752字,读完约17分钟

经过记者赵笛

呼啸,木兰会成为门织。 不听机子的声音,只听女人的叹息。

最起码,2000不是底。 不听救市之声,股东经常叹息。

一阳指》后,遭遇《九阴真经》,短短9天,上海综合指数再次创新低,至2000点无限逼近,a股历史上第三次跌破2000点,可能再次进入“1时代”。 来势汹汹,投资者将在哪里寻找政策底线和市场底线?

这些因素会形成政策的底部或市场的底部吗? 如果这些信号出现了,大胆抄写的机会来了吗?

所谓股票又是创新,低股东希望救市

似乎打破了2000点,变成了“板上钉钉”的事件。 2008年大熊市,市场有望政策救市; 年的这场危机,投资者对救市政策近乎麻木不仁。

a股有史以来第一次无力地独自面对,默默地寻找底细。

暴跌后,没有听到拯救市场的声音

年9月17日,上海综合指数下跌2.14%,一举横扫5日、10日、20日、30日均线。 收盘价点2078点,比9月7日“一阳指”开盘价2062.99点仅上涨0.7%,“一阳指”吞噬了三分之二,因此创新再次走低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

正如国信证券拆解师闲莉所说,2080点是9月7日激增后调整的底线。 目前,2080点大跌表明,主力资金并不看好“一阳指”带来较大反弹行情,主力资金正悄然高位出货。

面对上海综合指数再次走低,投资者期待着政策救市的呼声,但各方保持沉默。

年9月20日,上海综合指数再次下跌2.08%时,2023点最低点刷新了本轮调整以来的最低。

9月21日,上海综合指数盘中最低点下降至. 26点,在下行空期间再次拉开帷幕,投资者竖起耳朵,期待能听到救市的声音,但周围一片沉寂。

下跌空之间不小

根据过去的经验,一天暴涨后,如果股市在之后的调整中持续创造新的低点,后市的下跌往往在不小的空之间。

例如,2002年6月24日,上海综合指数暴涨9.25%,在此次暴涨前收盘价下跌后,股市下跌约15%。 2008年4月24日,上海综合指数暴涨9.29%,在暴涨前的低点2990点下跌后,上海综合指数一个月下跌12%,四个月下跌42%。 2008年9月19日,上海综合指数暴涨9.45%,但最终在上涨前的低点1802点下跌,股价1664点来,跌幅达到7.6%。

目前,上海综合指数刚刚跌破前期2029点,从上述三次经验来看,上海综合指数至少下跌近8%,跌破1900点。

不是“一阳指”或者政策的底部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观察到,a股一天的暴涨往往关系到政策的利益。 例如,2008年4月24日,上海综合指数暴涨9.29%,来源于印花税的下跌; 2008年9月19日上海综合指数暴涨9.45%,来源于汇率加息等三大利好。

9月7日的那次激增,实际上也与政策有关。

9月5日- 6日,发改委批准25个城市轨道规划、13个道路建设、10个市政类项目和7个港口航道项目,投资规模超过万亿。 在此背景下,9月7日股市高价上涨,大幅上涨。

一时,市场将9月7日的2029点视为政策的底线。

但是,“一阳指”迅速被吞并,股价创下新低。 2029年政策的底线似乎已经靠不住了。

根据历史情况,《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发现了两个规律。 首先,如果只是单纯的救市政策,比如降低印花税,或者增持什么东西,股市就会创造新的低点。

例如,2008年4月24日、2008年9月19日单日暴涨后,均创下新低。

其次,在政策利好因素广泛、意味深长的情况下,被认为构成了政策底线,之后的股市不容易出现新低。

例如,2005年6月6日的998点成为政策的基础,是因为制度性红利“股票改革”,其意义深远。 那么,2005年7月12日的1004点是市场的底部。 调整未创新低,市场底高于政策底。

例如,1664点公布4万亿美元救助计划后,股市在1814点调整,没有产生新的低点。

如今,股指又创下新低,《一阳指》最初的2029点不是政策的底线。

政策底层的三个条件

如果2029点不是政策的底线,那么a股政策的底线在哪里?

在当前的大背景下,政策是否会效仿4万亿和qe3大显身手; 管理层要不是对股市进行深刻的改革,比如2005年的“股权改革”,要不然就不容易看到政策的底细。

投资:和国外一起疯吗?

投资的效果在9月7日的激增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关键是,发改委通过网站公布的万亿元投资,从等级到规模,都远不如当时的4万亿元。 这就是股市难以像2008年末那样见底的原因。

现在欧洲、美国、日本释放了流动性,中国还在坐吗?

9月6日,欧洲率先出台救市计划。 欧洲央行理事会决定实行“直接货币交易计划”,从欧元区二级市场购买索布林债券/索布林债券。 购买对象主要是到期3年以内的国债。 对新国债购买计划不设上限,欧洲央行不享受优先权,同时回收该计划带来的流动性。

这一消息公布后,西班牙和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跌,欧元也引发大幅反弹,其他风险货币也有不同程度的反弹,市场基本赞同欧洲央行的救助政策。

一周后,9月13日,联邦储备系统理事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fomc )正式公布量化宽松政策qe3。 联邦储备系统理事会从9月15日开始了新的住房贷款支持证券( mbs )的购买计划,每月的购买额为400亿美元,购买计划的期限还没有决定。 联邦储备系统理事会表示将维持这一政策直到经济复苏。

上周在美国上市qe3后,9月19日,日本央行决定将资产购买计划( assetpurchaseprogram,日本版的qe )扩大10万亿日元,将购买资产总额增加到55万亿日元。 此次变更后,日本qe的资产购买上限从45万亿日元提高到55万亿日元,包括短期国债和中长期国债的购买上限分别提高5万亿日元(相比之下,日本的年国债存量为906万亿日元)。 新追加的部分将于年中完成。

“新低复新低 底部何处寻?”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观察到,虽然拯救欧洲、美国和日本城市的措施不同,但共同的大背景是经济衰退。

欧洲的债务危机自不必说,美国还面临着经济复苏乏力、就业市场持续低迷等问题。 在日本,国内经济持续停滞和衰退。 而且,这三个国家或地区认为通货膨胀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敢放手。

事实上,pmi连续数月处于枯荣线下的中国经济,同样面临着持续下行的压力。 货币宽松也是市场期待的补救办法。 但是,管理层担心通货膨胀。 目前,2%的通货膨胀率没有超出管理层可以接受的范围。 经济下行和通货膨胀压力孰轻孰重,尚不清楚。

如果没有越来越多的刺激政策,国内经济复苏的道路会有多慢,谁也无法预测股市下跌的空之间会有多大。

虽然国内政策不太可能像欧美日那样大幅放松,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再次传出巨额投资或突然出现货币政策放松的消息,股价将再次像9月7日一样重访“一阳指”,此时正是政策见底的时候。

ipo :大刀阔斧的改革有什么困难?

由于新大地、三奥股等ipo造假上市嫌疑层出不穷,监管层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事实上,在没有官方正式文件的情况下,创业板发行评审委员会年第六十四届会议于年7月31日结束后,就不再召开新的评审会了。

另外,根据事先公开的数据,自去年7月16日最后一家创业板企业的股票招股书公布以来,至今已有两个月没有公开新创业板企业的ipo股票招股书申报书。 中小板还公开了公募书,但都只是“补充事先公开”。

虽然ipo的增量实际上停止了,但ipo的库存市场投入并没有停止。 9月以来,有10只股票上市,本周有4只挂牌交易。 但是,发行速度明显变慢了。

所有迹象都证明,ipo制度正在酝酿巨大的改革。

现在,管理层对ipo的改革越来越局限于价格方面而不是供给方面。

根据市场信息,洛阳钼业经销商安信证券原定根据购买情况以6元/股的价格发行,但最终调整为3元/股。 发行股票也从5亿4200万缩小到了2亿。 本来年内第三大ipo计划的募捐超过了36亿,最后只募集了6亿。

很明显,上述“监管”调整了价格,限制了个股的规模。 但是,用监管个股的做法来指挥整个ipo机制并不奏效。

经济学家沃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股市面临的问题是中小股价的钱被高估、大盘股被低估、供求失衡。 抑制ipo的价格或限制第一天的涨幅也没用。 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平衡供求关系很重要。

沃森建议,处理这方面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休克疗法,放弃供应管制,价格下跌后,当然没有那么多公司打算上市。 但这方面可能是监管层,也可能是市场无法承受的; 二是提高上市门槛,符合要求的可以直接上市,不进行相关审查; 很多没有达到上市标准的公司应该到场外去交易。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观察到,2005年“股改”是当时股市的首要矛盾,即二级市场供给少,大股东和小股东利益不统一。 最终“股东改革”释放了流动性,大股东也频繁注资,强化了上市公司。 在第一矛盾得到处理的情况下,股市也结束了近5年的大熊市,迎来了长达2年的大牛市。

目前股市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二级市场的供需平衡,如果ipo改革能够拿出比较有效的做法,这无疑将构成市场政策的底线。

红利:不给“有吸引力的饵料”怎么吸引人呢?

连续下跌的股市反映出量始终萎缩的鲜明特征。 这表明投资者参与股市的热情不高。

目前,上海市单边交易额长期维持在500亿元左右,这个量无法与2008年相比。 但是,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土地量看地价”。

2009年以来,a股扩张势头凶猛,近千股上市,股市市值大幅扩大。 很明显,现在的500亿元无法与2008年相比,与现在的500亿元相对应的实际换手率要比2008年低很多。

如果短线投资者因股市下跌而避开市场,长线投资显然也无法在a股获得预期收益。 这意味着a股的分红率依然很低,不会给投资者带来最基本的保底收益,如何吸引投资者加入股市? 9月7日股市大涨,许多投资者可能会考虑新股发行有多疯狂,而不是“反转”。

据《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统计,a股自2001年以来共经历了5次红利制度改革。 其中,2008年发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对分红的指标进一步提高,《决定》要求“近三年现金方法累计分配的利润在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以上”。

最近的改革是8月1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表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指导(征求意见稿)》。 其主要改革包括加强有关红利的新闻披露。 在此背景下,近期许多企业召开股东大会审查利润分配规则,此外,给予“高分红”上市公司再融资等方面的“绿色通道”也是改革的重要文案。

但是,历史上的5次红利都是“提案式”、“奖励式”,不是“强制”。 在此背景下,许多公司改变方法逃避红利。 一些公司为了融资而分红,上市公司的价格也随之上升,损害了股东的权益。

2008年的“股权改革”吸引了大量场外资金进入股市,现在能否再次发放制度性红利来吸引场外资金呢? 红利制度的根本性改革是足以奠定历史根基的做法,市场可能期待着。

市场底层的四大特征

即使没有政策的底线,市场也会用自己的方法寻找市场的底线。

过去的经验表明,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积极信号——破股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中小股估值大幅下降、开户数量大幅反弹、产业资本增资额急剧上升等因素出现的情况下,市场底也将形成。

破:多少股破净才能见底?

如果股价低于净资产每股的价格,这就是“破绽”,即pb<; 1。 通常,“破净”表示股价被低估。 从历史上看,股票大规模“破破烂烂”也是股市触底的信号之一。

以998点前一天( 2005年6月3日)为例,根据同花顺数据,当天“破净”(净资产为负的股票除外,下同)的股票共有184股。 这些股票中,一汽财富维( 600742元,收盘价15.00元)的时价总额仅为0.53; 1664点的前一天,2008年10月27日,当天“破产”的股票为181股。 在这些股票中,深天健( 000090,收盘价6.33元) )的pb最低,仅为0.37;

2132点前一天(年1月5日),当天“破产”的股票共有81股。 在这些股票中,安阳钢铁( 600569,收盘价2.11元) )的pb最低,仅为0.6; 截至9月20日,当天“破”的股票共有88股。 这些股票中鞍钢股( 000898,收盘价3.34元) )的pb最低,仅为0.49。

以上数据显示,目前的“破”只比年初多几只,“破”股数量并未大幅恶化。 与998点、1664点相比,现在的“破财”股数量还不够。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值得观察。 目前被“破净”的股票大多属于大盘股或成长性极弱的股票,如钢铁、造纸、高速等。 在998点和1664点,除了这些领域的股票外,地产股、汽车股、医药股甚至科技股的“破财”也不少。 从这一点来看,目前股市的悲观情绪不高。

估值:小盘股市盈率进一步下降

只有估值足够便宜了,价值投资者才能进入抄底。 那么,现在a股的估值是否足够吸引人?

从主板市场来看,现在的a股很便宜。

根据花顺数据,截至9月20日,上证a股市盈率为9.79倍,为2005年以来最低。 2008年1664点的市盈率为13.61倍,2005年998点的市盈率为15倍。

沪深300指数,目前的市盈率为9.09倍,同样是2005年以来的最低值。 2008年的最低值达到了14倍。

显然,从沪市主板和沪深300股来看,目前股市的估值已经创造了新的低点,可以说是很低的。

但是,从中小股票的估值来看,市场下行空之间仍然很大。

目前,中小板指数市盈率为30.62倍,为2008年10月的17.15倍,远高于2005年最低值21.69倍。

在创业板指数,目前的市盈率为36.81倍,而今年1月的市盈率只有32.72倍。 目前的上海综合指数已经降至最低,但创业板指数仍高于年初。

很明显,中小股票的估值还没有调整,这也是a系长的时间不能见底的原因之一。

开户:等待新开户数量的反弹

新开户方面,7月2日以来,a股账户数(上海市+深市)连续10万户以下。 9月10日~14日,a股新增账户数突破10万,但这个数字远远低于上个历史大底前的数字。

年初2132点底部前一周(年12月26日~年12月30日(a股新增账户数)上海分企业84699户,深圳分企业78078户,共计162777户。 12月头一周(年12月05日(年12月09日),新增a股账户数共计138961个。

1664点前的一周( 2008年10月20日~2008年10月24日),新追加的a股账户数共计161056个,但1664点的本周) 2008年10月27日~2008年10月31日)又新增了一个 事实上,在管理层公布汇丰增资等3大热门材料之前( 2008年09月01日( 2008年09月05日) ),新增的a股账户数仅为152104个。

显而易见,随着见底,a股新增开户数量大幅增加。 这表明场外增资资金逐渐认股,形成羊群效应,推高股市。

目前,新增a股账户开户数仅为10万户/周左右,远低于2132点和1664点前期水平。 这表明a股暂时难以获得场外增资资金的预期。 为了市场见底,只能期待新开户数能尽快反弹。

增持:期望产业资本大举见底

2008年,大熊市推翻开放式基金后,产业资本成为a股霸主。 其表现形式是产业资本大规模增收,股市触底上涨。 产业资本大幅减持,股市下跌。

例如2008年9月,产业资本增资30亿2008万元,这个增资额比6月~8月的21亿4700万元、18亿7100万元、21亿4300万元大幅增加。 9月产业资本减收额比上个月大幅减少,因此9月产业资本净减收额仅为7亿4000万元,远远低于6月~8月的13亿4300万元、26亿0600万元、20亿2200万元。 在此背景下,股市在10月28日触底至1664点。 10月份参与资本净减持额仅为6亿9500万元。

“新低复新低 底部何处寻?”

例如,年12月,产业资本增收37.05亿元,远高于前两个月20亿元出头的水平。 当月,产业资本减收额为27亿9300万元,比11月的78亿7800万元大幅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当月产业资本净增资,金额9.12亿元。 上个月,产业资本减持了58亿7200万元。 在此背景下,去年1月6日,股市触底至2132点。 值得注意的是,年1月,产业资本仍为净增资,金额为3.76亿元。

“新低复新低 底部何处寻?”

历史数据显示,当产业资本大幅增加、净减持额大幅减少时,持续下跌的股市不久就看准了市场底部,随后出现反弹或逆转。

目前,产业资本走势中还没有出现积极因素。 8月,产业资本仅增收7.04亿元,少于7月的8.63亿元。 另一方面,截至9月14日,9月上旬产业资本增收仅2.43亿元,减收达14.11亿元,非常接近上月的15.06亿元。

很明显,产业资本还没有被大量扣押。 市场的底细还不清楚。

标题:“新低复新低 底部何处寻?”

地址:http://www.beishun.net/bwyw/5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