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5字,读完约4分钟

每日经记者魏玉卿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本周二( 3月16日,某基金企业研究员在报道“跳楼”轻生的信息后,引起了公众对基金企业研究员生存现状的关注。 在一些行业人士眼中,基金企业研究员在短期考核制度下,员工压力大、跳槽频繁、有年轻化趋势,有些过分依赖卖方。 基金企业的考核制度太“残酷”,基金企业“压榨”员工的说法,在街头成为热门话题。

“基金企业研究员:领导不喜欢 我就压力大”

李健(化名)是上海某大型基金企业的领域研究员,在该行业工作了4年。 他坦言,如果领导不高度评价他,压力会特别大。

“很忙”是主旋律

“很忙! ”《每日经济信息》的记者在股市收盘后,给李健打电话时,电话那边传来的速度很快。 关注企业的动向、股价表现,写研究报告,跟踪企业,是他每天的工作。

“我涵盖的这些领域,各领域将选择2、30家积分企业。 要点企业必须获得超额收益。 在港口领域这样不景气的领域,大半年都不怎么顺利,但是必须上市。 ”

“每天做的这些事件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想获得超额收益。 ”李健说。

记者了解到,规模稍大的基金企业一般有15、6名研究员,每个研究员都有自己的涵盖领域,一般为2~3个领域。 在记者采访的研究员中,基本上每个人的身体都很忙。

“建立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基金企业的研究员和证券公司的研究员的联系是很密切的。 不同的是,基金企业的研究人员可以首先向内部推荐股票,证券公司的研究人员可以向广大顾客推荐。

“我们必须更加积极向上。 我建议股票走在证券公司前面。 ”李健说:“证券公司打压常见的白马股,但我们偏重市场,实战性更强,关注股价的短期变化。 购买量大的股票,通常在3周~4周的持股期间需要注意动向,重仓股票则需要在2~3个月内注意动向。 ”

李健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坦白,除了对公开新闻的研究外,“与上市公司‘保持关系’是确定无疑的”。

他告诉记者,关注企业是否调整价格、是否扩大产能、顾客诉求是否增加或订单是否增加等,并预测这些企业下半年的业绩是否会超过市场预期。 “当然,这些都不是从上市公司的公开新闻中得知的。 ”

主观评价是关键

“虽然每年都有评价,但是平时是不定期的评价。 ’李健对记者说。

“我们的企业的淘汰制度还不是很严格。 第一,企业领导、投资团队整体对你的评价。 例如,一位研究员涵盖了食品领域。 一个月前推了贵州茅台。 涨幅为50%,但在某些食品领域只上升了30%。 即使推荐成功了,也会追求超额收益。 ”

“还有一点,研究员熟悉领域,投资分解的逻辑性强,即使股票不好,如果有助于基金经理了解领域,评价也会变高。 ”李健说。

压力因人而异

一点点的基金企业,做得好的研究员,其年终奖金与基金经理相差无几。 例如广州某基金企业的一位研究员,在去年年末的奖金中获得了数百万美元。

高收入当然伴随着高压力。 另一位刚从证券公司跳槽到基金企业的研究员告诉记者:“压力比在证券公司时大。” 确实,与证券公司的研究员相比,基金的研究员通常因为要评估实际收益率,所以压力更大。

但这也不普遍。 有些基金企业有考核的硬指标,有些没有。 一些研究人员坦言压力很大,而另一些人认为比证券公司的研究人员更轻松。

李健说:“大证券公司有排行榜,如果三年都没有在新财产的最佳拆卸师名单上,请出去。”他觉得一点压力都没有。

“但是,在基金企业中,如果领导不高度评价你,压力肯定会特别大。 ’李健最后说。

请根据需要转载到“每日经济信息”上。 未经《每日经济信息》授权,严禁转载和镜像,违者必须追究。

每次预约的电话号码

北京: 010-58528501上海: 021-61283003深圳: 0755-33203568成都: 028-86516388

标题:“基金企业研究员:领导不喜欢 我就压力大”

地址:http://www.beishun.net/bwyw/9036.html